氣候治理
本公司遵循主管機關發布之「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指引」建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治理機制,並由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之管理負最終責任。本公司將氣候相關風險之管理情形納入「風險整合報告書」中並提報董事會。
本公司於董事會轄下設置風險管理委員會,負責審查、訂定及核准各類風險管理事項,包含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管理架構及政策、氣候相關風險胃納指標等事項,均須提報風險管理委員會後送交董事會審議,並由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之管理負最終責任。另風險管理單位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氣候風險相關議題,提報董事會前皆於高階管理會議中報告,藉由董事會、風險管理委員會、高階管理會議之三層管理架構及氣候治理三道防線,以落實本公司之氣候治理。
氣候策略
● 風險監控及因應策略
業務類型 | 管理業務別 | 可能影響之氣候風險因子 | 風險因應對策 |
---|---|---|---|
投資 | 非交易目的債券與股權投資(全產業) | 轉型風險因子 -政策與法規-碳成本 -轉型技術 -市場偏好 |
透過永續投資政策及辦法之規範,明定負面表列禁止承作標的,以及應嚴格評估之高敏感性產業範圍。於投資資產配置時,須同時考量ESG風險,以減少整體投資組合收益之波動、從而降低投資風險 |
收益型不動產投資 | 實體風險因子 -暴雨淹水天災 |
訂有不動產投資相關管理辦法,於不動產取得購買時,應完整評估各項可能影響交易價格之風險因子,且對於不動產新建投資案,亦依據ESG檢核表之四大面向(能源、水、廢棄物及利害關係人參與),評估投資案件對當地社區及環境的正、負面影響,以達到與當地社區及環境共存的永續目標 | |
融資 | 個人房貸、法人不動產擔保放款 | 實體風險因子 -暴雨淹水天災 |
訂有完善之擔保品審核、估價/鑑價管理等授信相關辦法,規範於徵審評估流程中,應考量不動產擔保品座落區域是否為經常嚴重淹水區域,並斟酌納入貸款准駁或貸放成數之參考因素 |
自身營運 | 營運據點 | 實體風險因子 -暴雨淹水天災 -乾旱 |
訂有營運持續計畫,並定期舉辦防災及異地備援演練,以因應突發性自然災害事件;相關單位參考主管機關訂定之「金融事業機構災害緊急應變對策手冊範本」與相關實際作業情境,訂定「緊急應變計畫」,透過事前的規劃與演練,因應與降低氣候變遷可能產生之自然災害(如水災及風災)等對公司營運之影響 |
從事上述因應及機會行動有助於降低如政策與法規碳成本、轉型技術、市場偏好等氣候轉型風險,避免本公司的被投資對象受到衝擊,導致財務及營運不如預期,透過與被投資對象議合可掌握投資部位之ESG風險。
然永續智識具有其技術性,未必能判斷議合過程中,被投資公司所述之情形是否屬涉及漂綠。另針對人壽本業中,開發符合ESG永續題材之商品或標的,會因市場觀念尚待推廣,可能面臨商品或標的上市後銷售量不佳。
風險管理
本公司於 2020 年經董事會通過並正式發布永續保險政策,規範保險營運應納入ESG(含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)議題;2021年依據「保險業風險管理實務守則」及承接「中信金控風險治理核心政策」,增訂氣候變遷風險管理原則於「台灣人壽風險治理核心政策」、「金融交易信用風險管理政策」、「作業風險管理政策」及「放款信用風險管理政策」,作為本公司及各子公司整體業務風險管理及執行遵守之依據,並修訂「責任投資政策」及「責任投資作業辦法」,並落實風險辨識、衡量及監控等機制。
● 風險管理程序


氣候指標與目標
承接金控訂定之科學基礎減量目標(Science-based Targets, SBT),台灣人壽就自身營運碳排放(範疇一及範疇二),以2021年為基準年,2035年為目標年,訂定每年碳排放減少4.5%之目標。
就範疇三上市櫃之投資部位,採用溫度評級法(Temperature Rating)進行目標管理,訂定2027為目標年,目標溫度為2.47°C。本公司2024年12月投資部位之溫度表現為2.13°C,符合減碳目標路徑將持續維持,並以實際行動推動業務低碳營運,邁向低碳轉型,達成2050淨零目標。